地下偶像|所谓的偶像出道究竟是什么鬼?



所谓地下偶像,意思就是活跃在大众主流视线之外的偶像,如果说电影明星、综艺咖和知名人物常常出现在电视媒体中,那么地下偶像则主要活跃于特定的地区,她们并没有那么多媒体途径去宣传,知名度也和娱乐圈的正规军没法比,当然这个门槛也比娱乐圈的常规军要低得多。


但是不管怎样,地下偶像都是一个很奇特的职业,不管是动辄十数人的偶像团体,还是孤军奋战的街头献唱,她们都有着各自的粉丝圈子,哪怕只有寥寥几位粉丝,她们在台上也会尽力表演。




所以在地下偶像的演唱会中,总能看到很多狂热的粉丝,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大爷,下至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他们在演唱会表现出来的那种狂热与热情,不亚于是一场朝圣,那种氛围,对于第一次见的人来说是非常让人惊讶甚至很难理解的情形,而地下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生相依,粉丝将“让自己喜欢的偶像成名”当作是一种梦想并付诸行动,而偶像则需要和粉丝一起经营自己。


这和台面上的偶像是不一样的,台面上的偶像有经纪公司的经营,有各种展现的渠道,而地下偶像并没有什么大型经济公司,甚至很多人是自己当自己的经纪人,而粉丝则是参与到了自己喜欢的偶像的生活中,帮忙带动,出钱出力,乃至到了演唱会阶段,粉丝们还相聚在一起商量着在什么时候带动气氛,什么时候狂欢,就连欢呼应援的动作,也需要一次一次的彩排。




虽然有着粉丝的支持,但是当地下偶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贩卖青春的职业,也是一个饥寒交迫的梦想。


整个东京地下偶像的人数就将近2万人,这个基数和目前在役的业界演员差不多,但是地下偶像要比业界演员活得更艰难一些,东京的活跃面积也就2000平方公里,这两万人要在有限的地区和有限的资源中恰饭,过程和结果是非常残忍的。


地下偶像的门槛很低,常规的出道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直接加入现成的偶像团体,比如【高崎圣子】就是加入了秋叶原女仆咖啡厅偶像组合【もえりぃすたぁ】,这就是一个地下偶像团体,而AKB48这种台面上的偶像团体,也会从地下偶像选出一些预备役作为新生,不过这种方式可遇不可求,外形上还是有一定门槛的。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没有粉丝基础的情况下要先积累粉丝,比如录制视频或在网络上开直播,然后一直直播,等到拥有了一些些粉丝之后,再开始将人引导到开个人演唱会或见面会,而这个过程是比较艰辛的。


还有一种就是在街头开唱,只要有人有兴趣她们就会发放手写的名片或立一个手写板做自我介绍并希望你能成为她的粉丝,这个在东京街头很常见,在人来人往的街边献唱,若是你驻足静听,哪怕不投币,她们也会很开心的向你介绍自己。




当地下偶像并没有太多的盈利点,很多人都熬不到第一场演唱会,一个地下偶像如果能成功举办出一场演唱会,对于她的努力已经算是有所回报了,因为在演唱会上的唱跳rap是在台下一次次排练才能出来的结果,但是开演唱会也并不代表着是赚钱,因为地下偶像的收入很不稳定,活动也不是想要办就能办,她们的限制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一些。




地下偶像们比较能盈利的就是出售周边和见面会门票,当然这个是要有粉丝基数才能做的起来的,而这些周边可能包含照片、唱片以及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她们自己手工制作的,因为定制很贵。


除了自己做周边之外,她们也会做演出服之类的表演道具,因为资金拮据,而地下偶像的粉丝们也会参与到这个制作中,其实追地下偶像的成本很高很高,周边贵,演唱会的票价也贵,更不要说应援所需的成本,出钱出力纯属义务,但是地下偶像真的不赚钱,这些钱基本上在一场活动中就被花光了,唯一能盈利的,就是见面会的门票,这种买票的门槛比较高,让粉丝能近距离的与偶像有个10秒的握手拥抱,但是想要举办这种活动,需要很多粉丝基数才可以,如果人数不够,场地租金还得亏一点。




既然地下偶像这么难,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做这个事呢?


这就是梦想,梦想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有些女孩的梦想就是站在聚光灯下,她们大多数人都很年轻,可能不喜欢读书,心中有着一个闪耀的梦,她们可能没有太大的舞台,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们为梦想挨饿,有些人是希望能通过地下偶像为跳板去让自己的才华发光,因为成功的例子有不少,【高崎圣子】就是从地下偶像转型成写真天王的,还有一些则是想在青春留下点东西,她们也知道希望渺茫,但是至少自己努力过了,到了一定的年纪她们可能在一次次头破血流后放弃,但目前的她们还想要坚持。




东京街头中,人来人往,而街边的少女们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竭尽全力,希望路过的行人中驻足一刻,对自己表示认同,表演结束之后成员们聚在一起,吃着便利店600円一份的便当,畅想着下一次的表演,这就是大部分地下偶像的常态,眼中看到的是不属于自己的人潮涌动,心中是充满期许的未来星光。




地下偶像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业,而地下偶像的粉丝们则是一个很特别的群体,BBC在2017年曾经做过一档关于地下偶像的纪录片叫【Tokyo girls】,其中讲到一位粉丝【孝司】,四十几岁的他原本有个女友,拼命攒钱想要有个结果,结果却是分了手,他在一年中参加了七百多场地下偶像演讲会,花了一套房子的钱,并成了地下偶像【里绪】的死忠粉。


其实【里绪】不漂亮,和很多普通的女孩子一样普通,但是【里绪】是一个为了梦想而燃烧的女孩子,她想成为歌手,她很努力,也很真实,正值人生青春,心有万千期许。




【孝司】看到里绪,就好像看到了年轻的自己,那些没有勇气去追求的遗憾,也被带到了【里绪】身上,自己失败的人生,希望能在【里绪】身上有不同的结果,帮助【里绪】踏上更高的舞台也成了【孝司】的梦想,他时常穿着后援会的会服跟着【里绪】奔走,出钱出力,出谋划策,扩大后援会的规模。


这也是很多地下偶像的粉丝的特点,他们可能是土豪,也可能是宅男,喜欢地下偶像是很单纯的一件事,并不是要与她们发生什么故事,而是看到地下偶像,感觉自己也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




所以我在介绍地下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时,其实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与规则,对于粉丝来说,地下偶像是一种单纯的“带着我的信念一起努力吧”的想法。


地下偶像吃的是青春饭,这个职业的新旧交叠非常快,哪怕是台面上的偶像团体选秀考核,也都是挑选十六七岁的美少女,一旦地下偶像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所作为,那也到了梦醒时分。


所以每当有XXX宣称是地下偶像转业界时,也代表着一群粉丝的信念碎了一地,那种心情不好明说,当看到喜欢的偶像在片头说着不痛不痒的出道理由时,那就是心碎吧,终究是梦想败给了现实而已。




而地下偶像与粉丝之间的羁绊,也不是一两段话可以说得清的,如果是第一次去参加地下偶像的演唱会,你可能会震惊为什么周边的粉丝表现出来的狂热跟平常完全是两种状态,若是知晓他们甚至不留余力的出钱出人来成就偶像的梦想,你可能会觉得这群人脑袋有坑,其实这就是怎么去看待的问题。


举个不是无中生友的例子吧:


我朋友在2016年参加了一个小型偶像团体的见面会,就是一个很普通的10秒握手,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并拥抱后就离别的那种,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在2017年又去参加了一次,结果那个偶像团体的团长还能叫得出他的名字并记得他来自中国。


这是真实的事,也是他在日本留学3年中为数不多的暖心记忆,试想当你的人生并没有那么精彩也没有那么多朋友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地下偶像也能给予你温暖的回馈,等你真正了解之后又发现每个人都那么努力,多多少少会产生一种别样的情绪,地下偶像虽然不是独属于日本,但是日本的地下偶像文化真的是一个很奇特又很值得了解的文化。




今天大致上的内容只讲了一些大概,如果有兴趣了解的话可以看一看BBC拍的纪录片:Tokyo girls


这个纪录片长达1个多小时,剖析了地下偶像的酸甜苦辣,是一部能让人引发共鸣的电影,梦想是一个挺奢侈的词汇,而地下偶像让梦不再是想一想,而是一个一往无前的过程,总之加油吧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