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专属or企画 | 业界演员的差距也分三六九等
【专属演员】和【企画演员】有什么差别呢?这个就要涉及到很多的因素了,可以说不管是工作的形式还是劳动成果都是两种模式。
希島あいり
@airi_kijima
所谓的【专属】顾名思义就是,制作商独占了该演员,这位演员只能在这家制作商发布作品,只能接受与自己有合约的制作商安排的工作, 不能私自去其他制作商那边工作或兼职。而【专属】又衍生出了【共有专属(双专属)】,所谓的【共有专属】就是两家或多家制作商都拥有该演员的专属权,比如【椎名空】、【明裡紬】、【美谷朱里】,通常【共有专属】都比较牛叉,大多是两家制作商联合起来强推,这与演员的个人能力以及人气有关。通常【专属演员】会有独有的“人设风格”,她的作品风格会有一个系统的设定,比如“美少女”设定就会以此类的风格、画面、角色去发展,同理也会有一些“较为重口”的设定,但是通常这种并不会“玩得很大”,毕竟从某些方面来说,【专属演员】属于“私有化财产”。
深田えいみ
@EIMI_FUKADA
而【企画单体演员】呢,就是不被任何制作商独占,她可以接任何制作商的工作,没有限制,也没有特定的风格,咸甜皆可。【企画】演员的工作基本上是被经纪事务所吃得死死的,因为想和制作商搭上关系又没有制作商的邀约,就要经纪事务所去推销联系,毕竟不是坐在家里等就有工作来敲门的,所以除了拍摄工作之外还需要自己去想办法找工作来做。如果一个【企画】演员没有人气也没有买气,常规制作商是不太愿意请她来发布作品的,通常这样的演员压力也会非常大,所以就得咬牙去接一些“重口”的制作商的工作,所以这一个行业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负面的东西非常的多。而有一些不想受经纪事务所束缚的【企画】演员就更累了,因为没有经纪人去操盘,所有的工作都要自己来做,但这类演员会比较少,通常没有经济人的演员基本都熬不住,找工作都是随缘。
除了工作性质之外呢,【专属演员】和【企画演员】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片酬上的差别首先要明白的就是,不管是【专属】还是【企画】,乃至导演这些制作人员,都没有资格去参与作品的分红,作品大卖是制作商赚了,作品惨淡就由制作商承担亏本,演员都是领工资的。一般来说,【专属】演员的单部薪资都是100万日元起跳,有一些人气买气都特别高的演员会远远超过这个起跳价,比如【上原亚衣】曾经一部单体作品在300万日元左右,而【三上悠亚】这种咖位又是巨有钱的【S1】专属,片酬大约也不会低于这个数,但是【专属】演员一个月也就发布一部作品而已。
森沢かな
@morisawa_kana
而【企画】演员的单部薪资几乎也就在20万日元,但是【企画】演员没有作品数的限制。企画演员需要靠量取胜,一个不愁工作的【企画】演员一个月都要完成7部作品,收入才能和普通的【专属】演员持平,因为是按作品给经济公司抽佣的,而抽佣都非常高,普遍都是抽取5~6成佣金。如果一位企画演员能接到的工作不多,有一些甚至要去做兼职才能维持生活,因为制作商大部分集中在东京,而东京的物价会让很多没接到工作的【企画】演员忍饥挨饿。当然也有一些【企画】演员的薪资很高,比如业界机器战斗铁娘子【君岛美绪】、【篠田忧】、【波多野结衣】等,名气上来了,片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但是再高也高不到哪去,单部的薪资跟【专属】是没法比的,况且她们也是苦熬了多年才有转机。
大槻ひびき
@hibiki0221
首先在出道上,制作商肯定是对自家专属的介绍与安排给予更好的招待的,介绍、写真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一整套完成的,而【企画】只能借助制作商的平台出道,写真、推广这些基本要经纪人去搞,没搞的话就是随便在片场上照几张修一修当封面图,有些更随意的呢,就直接用截图来凑封面。很多时候像这些大牌子的制作商,单看封面图的风格就不难看出这名新人是“亲生的”还是“隔壁老王家的”
小野六花
@onorikka
除此之外呢,【专属】和【企画】走的营销路线也不一样。像【企画】演员想要出名,想要让人眼熟,就是短时间内爆发,疯狂的靠作品量来冲一波量,当观众去店铺或贩售网站看的时候就会发现某一位【企画】演员的作品数非常多,那不用多想绝对是这位演员正在冲量,让观众眼熟,而这样多的作品量也就造成了单部作品其实并不是那么好卖,基本上是在她演过的众多作品中挑选一部感觉还行的,所以【企画】演员的片酬低是有原因的,作品量大而分摊了购买群体的购买力,制作商捉不准哪一部会赚钱,说要承担的风险就大了,因为要承担的风险大,所以制作商更喜欢找有人气和买气的企画演员,这就再一次压缩了那些没名气的企画演员,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松本いちか
@MatuMoto_arrows
【企画】演员这种以量取胜的方式对于一个月只发一部作品的【专属】演员来说是走不通的,那么她们靠什么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呢?这就不得不说【专属】演员的日常时间还是蛮丰富的,因为一个月在片场的时间并不需要很久,所以其余的时间她们可以出席一些“粉丝会”、“见面会”、“摄影会”、“游戏活动”等,这种线上互动线下地推的方式可以说是只有【专属】演员才能享受,因为她们有时间,经济公司也乐意为她们接这种活动。至于那些有着【专属合约】却没有机会去做推广的演员呢,她们还可以选择当主播,录制视频等,因为她们时间很多,不像【企画】演员那样工作被排的满满当当。
藍芽みずき(蓝芽瑞季)
微博:藍芽瑞季本人_MizukiAiga
Twi:@aiga_mizuki
当然像这种“见面会”什么的,绝大部分演员是收不到什么钱的,因为都被经纪公司抽走了,因为筹备的钱是公司花的,所以绝大部分演员也就赚个出场费,但这出场费对于【企画演员】来说是无缘了。因为【企画】演员们的经纪公司一般都不太愿意做这种事,除非名气很大或潜力很大,不然【企画】演员只能好好的当发片机器,经济事务所负责抽佣就行,所以我们也能发现企画演员写真少,活动少,所能沟通的方式也仅仅是社交账户。所以从很多方面来说,【专属】演员会比【企画演员】要轻松惬意很多,单从等级上来说也高级一点。
琴井しほり♡AV女優
@kotoi_shihori
但是这并不代表【专属】演员就没有压力,所谓欲戴其冠必受其重,【专属】演员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因为【专属演员】的作品销量不好,就随时有可能变成【企画演员】。在业界签专属基本都用同一套流程,首先各个制作商需要确定自己的预算,看看自己有多少钱然后去找新人谈,由于行业竞争压力很大,市场普遍不好,加之观众越来越喜新厌旧,所以制作商在签署【专属合约】的时候也不会放太长的合约期限,一般是以4~6部作品为界,拍满6部作品合约就合约到期。
小泉ひなた
@koizumi_hinata
比如邪恶帝国【S1】旗下的梦之队阵容,各个的条件都很不错,但是【S1】对于新人只给6个月的时间让新人们能崛起,没有崛起的话就直接踢出【S1】的专属行列,比如才出道不久就被踹出局的【乾立夏】、【泉百合】等新人,再比如SOD和香社去年开始就在对旗下的专属洗牌。有些是老将也不留情面的谈感情伤钱(所以IP社满满人情味啊),制作商在【专属】发行作品之后,会查询各种数据,观察自家【专属】的销售情况和人气,一方面又要盯着【专属】演员有没有好好营造自己的影响力,一旦演员们的作品销量和预期的相差太多的时候,连续赤字状况,那就朋友再见了。
柳井 める
@Yanai_Meru
不过不管怎么说,业界依然是【专属】比较好混,因为以万为单位的从业者中,拥有【专属合约】的人数不到从业者的1%。当然凡事都是有例外的,也有很多【企画】演员混得比【专属】要好得多,比如【波多野结衣】,比如【篠田优】、【君岛美绪】等业界铁人,这些【企画】演员的人气和买气都是顶级的,而目前业界最强大的【企画】演员,更是一位制霸各个榜单的魔王——【深田咏美】。
是的,【深田咏美】就是一名【企画单体演员】,可是她的人气和买气都能吊打一众【专属】,若是夸张一点的说法,单凭她一个人就可以撑起一家制作商,而她若是想当【专属演员】也是所有制作商都愿意花血本去招揽的,只是对于拥有超高战力的她来说,当【企画】演员赚的更多,而她目前也在忙活自己的新事业(医美行业),未来稳定下来的话,或许她会成为企画演员中的【明日花绮罗二世】。不过【深田咏美】也好,或是其他知名的【企画】演员也罢,这些【企画】演员的起步和成名所付出的要多很多,她们都经历过那种“只要我还没死,我就不能认输”的阶段,而这个阶段过于残忍,对于绝大部分【企画】演员来说太难了。
只爱深田
回复删除